【新闻30强选手:姚轶滨】我愿用话筒,像拿手术刀的父亲一样坚守40年,治愈更多人

< 返回首页|来源: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19年10月30日 11:57

      如果你是《央广新闻晚高峰》的忠实听众,那么你一定不会对他的声音感到陌生,正是他亲切而又熟悉的声音,陪伴在你每一次归家的路途,而在比赛的现场,他也是唯一落下眼泪的选手, 一段父与子的深情故事,让他真情流露,他就是姚轶滨。在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》中,姚轶滨也将他们父子俩这些年的故事进行了分享。

成为“新闻人”,身份“互换”理解父亲当年苦衷

      姚轶滨的父亲是一名在职业生涯里有着许多高光时刻的外科医生,40年来,他始终在岗位上忙碌着。因为医生的特殊身份,父亲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病人,这让童年时期的姚轶滨心中不免埋怨。长大后,姚轶滨进入新闻行业,他开始逐渐明白一份职业要承担起的责任,这才逐渐理解了父亲工作中的奔波和不易。

      两会期间,他曾在酒店门口蹲守了几小时,只为了争取到一个采访机会;报道芦山地震时,怕听众不了解现场情况,姚轶滨就和同事们自制地图,以表盘的形式为听众讲解线路……一次次经历、一条条新闻,姚轶滨始终以一支话筒传递着温度。但他却反而变成没空陪在父亲身边的人。时间悄悄将“身份”互换,他也终于对父亲的苦衷感同身受。

不同职业的共同坚守,父子俩“治愈”了很多人

      但与世界交手的过程中,谁又不曾怀疑过自己呢?2013年的7.0级芦山地震,姚轶滨和同事们投入到救灾报道中,期待着能有生命的奇迹出现。然而,随着希望和失望不断反复,他不禁在沮丧中问自己:“我的努力有没有帮助到哪怕一个人?”拨通父亲的电话,这位外科医生给他讲述了40年前的故事:一位小女孩抢救失败后,家人只能在一旁静静痛哭,亲眼目睹那份压抑的安静后,父亲时刻提醒自己,所背负的不仅是病人的健康,还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 。接着,父亲告诉他,“只要你的声音中有一份力量在,那就有一份希望会一直在。”这次交谈成为指引姚轶滨前进的亮光 。

我也愿意用我的40年,传递这个时代的力量

      “有时治愈,常常帮助,总是安慰”这是姚轶滨在讲述中引用的特鲁多医生的一句话,听罢,董卿十分感慨,“医生和记者,其实真的是有相似的地方,只不过医生是在看人的病,有时候记者是在看病的人。”

      一个拿手术刀,一个拿话筒,前者治愈人的病,后者治愈人的心。父子俩虽身处不同职业,却“治愈”了很多人。“治愈”的力量弥足珍贵地传承着,姚轶滨打算像父亲一样,为自己的事业坚守一生。他字字铿锵,笃定且深沉地说:“我也愿意用我的40年,用新闻报道去传递这个时代的力量!” 

联系方式

zcrds2019@cctv.com

微博

@主持人大赛
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/央视网/央视影音 版权所有

CCTV.com

联系方式

zcrds2019@cctv.com

微博

@ 主持人大赛
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/央视网/央视影音 版权所有

CCTV.com